新闻中心
非凡十年看变迁|机器人产业迈向高端
发布时间:
2022-08-30
机器人被称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时强调,要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努力把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制造业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技术和产品接连实现突破,应用水平大幅提高。《“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显示,截至去年年底,我国已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2021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322台/万人,相较2012年增长13倍。
从医疗领域到工业制造业
我国已成为全球机器人最大的应用市场
8月23日上午,在上海市金桥华虹创新园区上班的刘女士前往附近的核酸采样亭做核酸检测。不同于一般的核酸采样亭,刘女士前去的这处采样亭没有“大白”,取而代之的是一位机器人。“这机器人真的是高科技,手法一点都不亚于专业医护人员。”刘女士说,上海的高温天,排队做核酸都觉得很热,“大白”们穿着防护服工作更是辛苦。现在这种机器人核酸采样亭在上海很多地方都有,真的很方便。
机器人医生、机器人快递员、机器人服务生……近年来,在国内的各行各业,出现了越来越多机器人的身影。相较于过去人们印象中“身躯笨拙、只能做简单工作”的机器人,现在机器人的身手越来越灵活,落地应用场景也日益丰富。数据显示,我国已成为全球机器人最大的应用市场。
最近,一位来自安徽省合肥市的幼儿在中国科大附一院进行了“巨结肠根治术”,手术的“主刀医生”是一位叫“大奇”的机器人。机器人做手术靠谱吗?答案是不仅靠谱还具备一流的技术。据患儿的主治医生介绍,因为孩子年龄小、体重轻,手术又需要游离盆腔无神经节肠管,难度较大,因此手术操作必须十分精细。在这方面,机器人的稳定性和精准度都很高,这台手术历时3个多小时,术中出血仅20毫升。
医疗是国内机器人应用的一大领域。手术机器人被誉为“下一代外科手术的新方式”,已经在国内不少医院应用。与往届世界机器人大会相比,今年的世界机器人大会博览会也专门设置了“机器人+医疗”展示区,参展企业众多。业内专家认为,医疗机器人在介入医学中的应用既能缓解医护人员学习曲线过长的问题,也能做到手术更精准化和标准化操作,拥有较大临床应用空间。
工业也是机器人应用的重点领域。作为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集大成者,工业机器人领衔的智能制造已成为目前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
在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的起重机制造厂区内,智能生产线高速运转,整个生产流程只需一名工人轻轻按一下鼠标,其余的都由工业机器人完成。作为世界知名的起重机制造企业,徐工集团打造出世界第一条起重机转台智能焊接生产线,实现机器换人,一次焊接合格率达到100%,生产效率提升100%以上。在徐工重型涂装智能生产线,产品的伸臂由2台7轴喷涂机器人进行喷涂,涂料利用率由51%提升至65%以上,也消除了该岗位给工人造成的职业健康危害。
工业机器人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运用,让生产变得更加柔性和高效。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是全国最大的电风扇、微波炉等小家电生产基地,在这里,一条智能化微波炉生产线每8秒可下线一台微波炉,一台微波炉箱体上的二十几颗螺丝,只有最后一颗需要人工拧紧。原本只能生产一种微波炉的生产线,经过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可以一次生产多种规格的微波炉产品。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加速自动化、智能化升级,机器换人、人机协作成为一种趋势和共识。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发布的《世界机器人2021工业机器人报告》显示,2021年在中国工厂运行的工业机器人数量达到创纪录的94.3万台,同比增长了21%,并且还在持续高速增长。目前,工业机器人已覆盖我国国民经济60个行业大类、168个行业中类。对工业机器人需求的增长也催生了工业机器人制造的快速发展,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了36.6万台,比2015年增长了10倍,稳居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机器人,产业规模
下一页
下一页
关注我们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大桥产业园金龙大街大桥路联东U谷•江夏智能制造产业园11号楼1单元201